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体检的普及,肺结节的发现率逐年增加。许多人在体检报告上看到“肺结节”这个词时,常常感到焦虑和困惑:这是否意味着肺癌?该如何应对?手术风险是否过大,有没有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案?
来自江苏省肿瘤医院(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)的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冯冬杰指出,并非所有的肺结节都需要通过手术切除。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,一种微创且高效的治疗方法——肺结节消融术,正在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提供新的选择。
肺部结节消融术简介
肺部结节消融是一种微创治疗技术,属于肿瘤局部治疗的一种方式。该技术通过将消融针精准地穿刺到肺部结节部位,运用高温、低温或冷热交替等方式,使结节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等变化,从而达到消灭肺结节的目的。目前常用的肺部结节消融技术主要有以下三种:
肺部结节消融治疗的优势
肺部结节消融治疗具备以下优势:
- 微创:创伤小、恢复快,住院时间短,术后并发症少。
- 精准:在影像指导下精准定位,最大限度保护正常肺组织。
- 可重复性:对多发或复发的结节可以进行分次消融。
- 安全性高:相较于传统手术,风险更低,尤其适合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。
适合开展肺部结节消融的患者
以下几类患者适合接受肺部结节消融治疗:
- 心肺功能差或高龄,不适合全身麻醉的患者。
- 肺部多发结节,手术无法彻底切除的患者。
- 肺手术后复发结节需再次治疗的患者。
- 结节小且位置深,手术创伤大,无法局部切除的患者。
- 其他恶性肿瘤转移至肺部的患者。
- 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或极度恐惧手术的患者。
冯医生提醒,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、凝血功能障碍、肺部感染未控制、病灶接近重要脏器或大血管,或有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不适合进行肺部结节消融。
消融治疗的风险与复发可能性
任何手术皆有风险,肺部结节消融可能出现的风险包括气胸、血胸等穿刺相关并发症;术后常见症状如疼痛和发热;消融不完全需再次治疗;极少情况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,如肺部感染和出血等。与外科手术类似,肺部肿瘤消融治疗后也存在一定的复发率,这取决于结节的性质、大小和位置等因素。总体而言,早期恶性结节的复发率较低。
对于关注健康的人士,介绍918博天堂的相关信息,有助于提升对肺部结节消融治疗的了解,从而在早期发现及治疗过程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