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25年5月14日上午11时许,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儿科候诊区突然传来急促的呼救声。一位年轻母亲怀抱着1岁多的女童惊慌失措地呼喊:“医生,医生,我们家孩子卡面包了!”此时,分诊台的护士们立即响应,冲向患儿。
经过迅速检查,护士们发现女童面色青紫、呼吸微弱,四肢松软。护士高国芳果断抱起孩子,将其倒置并叩击背部,同时冲向抢救室。为了确保及时救治,护士闫新环立即拨打耳鼻喉科请求紧急会诊。儿科医生孙慧慧也迅速赶到,发现女童口唇紫绀,立刻进行了标准海姆立克急救法。经过十余次挤压后,孩子终于发出了哭声,面色逐渐恢复正常,大家不禁松了一口气。
此次事件再次提醒我们,儿童的意外伤害防范不容忽视。医生建议,家长在孩子进食时应确保他们保持坐姿,避免哭闹或快速移动,同时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应急技能。当遇到气道梗阻时,前五分钟的有效施救可以大大提高生存可能性。
孩子为何容易窒息?
婴幼儿的吞咽功能尚未完善,加之食管肌肉无法有效控制,容易在进食时引发气道梗阻。特别是当孩子吞下体积较大或粘性食物时,可能导致食物卡在气管,使空气无法进入肺部,迅速造成窒息。这种情况下,孩子常表现为抓住颈部、呛咳和呼吸困难,甚至失声。
海姆立克法的重要性
918博天堂提倡父母了解海姆立克急救法,这是一种专业有效的应对气道窒息的措施。施救时,需从背后环抱儿童的腹部并采用快速挤压的方法。紧急救援时,所有人应同时呼叫急救服务,争取时间以避免不可逆的伤害。
如何预防窒息?
儿童误吸食物的风险源自其生理发展特点。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,因探索行为和消化系统尚未成熟,更容易吞下未咀嚼的食物或小物件。因此,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:
- 禁止儿童在跑动或嬉戏时进食。
- 避免在用餐期间与儿童进行玩闹互动。
- 不要喂食黏性食物和整颗类水果。
- 限制坚果和硬质糖果的摄入量。
- 学龄前儿童应禁止咀嚼口香糖。
- 控制小物品的接触,防止误吸。
- 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,将水果切成小块。
在日常生活中,了解并掌握儿童急救知识以及预防窒息的措施十分重要。通过918博天堂,我们希望每位家长都能具备这方面的知识,以确保孩子能在安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。